Search

黃仁龍:面對有需要人士要有同理心香港電台視像新聞 RTHK VNEWS

  • Share this:


[問黃仁龍]

開始籌備鏗鏘說,構思會議上brianstorm每人有興趣的題目,我就舉手,想搵一位嘉賓談精神健康.最後出現在我面前的,是前律政司長黃仁龍.因為他年多之前,成為一個與精神健康有關的委員會主席.

對於精神健康,我有太多話要說.我在大學教書,現在大學裡學生面對的情緒困擾,甚至輕生個案數字「非常嚴重」.數年前,從大學餐廳吃完午飯走出來,我和同事就看到一個學生的軀體倒臥馬路上,警察也未到,帳蓬也未出現.當日陽光普照,一個年輕的生命就告別人間.這個畫面,一生難忘.但如此事件,在校園並不是罕見.

我也有學生,因為家人父母患上嚴重精神病,他們的情緒受到困擾,影響學業和工作.年輕的、資深的記者,也私訊我找好的心理學家和醫生,他們面對形形式式的情況,但不敢讓別人知悉,有不體諒的上司,知道記者有情緒病,就用藉口解僱,那位記者也只有啞子吃黃蓮.

他們私下找我談,因為,他們說,知道我會明白.教書時我會藉着談傳媒裡對精神病人的塑造,打開話題,讓同學多點理解精神困擾,何時求助,如何協助同學的重要性.很多同學都說,這一課,最難忘.

我的親友裡,有受精神病困擾的家人.作為一個家屬,長年累月感受到來自社會對精神病認知不足的壓力.當中的羞恥、難受、內疚,折騰着我們,日復一日.

我自己在十年前也因為耳患經歷過情緒病,見過私家精神科醫生.被確診焦慮及抑鬱,吃了一年精神病科藥物.

但當我檢視數據,向公立醫院求診的話,若不是嚴重個案,要等待一年或更長.試想,一年我已停藥,但基層市民則等一年都未見到醫生.若我不是負擔得到,我現在應該沒法子精神奕奕地主持這個節目.

在公立醫療系統服務的精神科醫生,全香港只有幾百個,三個小時內要睇幾十個病症,平均每個病者,只能花十來分鐘.即使醫生有心,也未必有力.

官員或只看到數字,數字背後,是千千萬萬個受苦的人和家庭.面對黃仁龍,我是以第一身的身份去追問,究竟政府可以為我們,做多一點甚麼.

明天周六晚上七時零五分,香港電台31台,將會播影我主持的最後一集《鏗鏘說》,不只風花雪月.

【黃仁龍:面對有需要人士要有同理心】

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接受本台《鏗鏘說》專訪,分享以往探訪露宿者的經驗,給他很大啟示,他說面對有需要的人,包括精神病患者,要有同理心,代入對方的處境。

本身是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的黃仁龍又認為,青少年輕生的問題,反映及早識別的重要。至於他自己又如何減壓呢?一齊睇吓!

#鏗鏘說 #港台電視31 4月6日星期六晚7點正

#香港電台 #十點半新聞天地 #黃仁龍 #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曾於北美洲留學主修電影和心理學,回港後於大學鑽研影星周潤發在港人心目中形象,之後成為記者遊走於報館和電視台,現於大學教新聞寫作,滿腦子是怪念頭,始終相信文字的魔力。
View all posts